1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全面小康 央企担当”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等领导参加发布会并为获奖作品颁奖。中国中铁科研院以“西北院风火山精神”为主线的参赛作品《海拔4750米 生命禁区里的守望者》荣获一等奖,并作为10个获奖作品代表之一参加发布活动现场展演,这也是中国中铁系统此次唯一获得一等奖的作品!
自接到展演通知以来,中铁西北院积极行动,党政两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对展演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安排,要求包括每一个领导班子成员在内,全公司要全力以赴协助配合完成好这次股份公司、总院交办的任务,运用好这次契机,充分展现西北院几代科研人员的坚守和奉献,特别是对“风火山精神”的传承和开拓,达到教育职工,传承文化,特别是在更广的范围内,让企业文化良好品牌和美誉度得到更好传播,助力企业改革发展大局。
活动现场,中铁西北院在第二篇章《科技创新 央企使命》首先亮相,以演讲的形式对获奖作品《海拔4750米 生命禁区里的守者》进行展演,讲述了中铁科研人60年如一日,驻守生命禁区、坚守科研高地、勇于跨界创新的故事。展演以位于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观测站现任站长李勇的真实故事为原型,分坚守、传扬、开拓三个篇章,讲述了“风火山精神”一甲子薪火相传且焕发时代生机的故事。
节目最后,故事主人公李勇和风火山精神传承人之一的魏鲡鋆现场亮相。即将退休的李勇感叹自己一辈子围着风火山转。他也有遗憾,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人生不够多姿多彩。但他的前辈、同事许多都为了青藏铁路奋斗了一生,这让李勇深受感触。能为青藏铁路建设和维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勇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是非常值得!朴素的话语,折射出的正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人精神。中国中铁人永远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使命,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中铁西北院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远离人类文明的“生命禁区”,建起了包含9个观测场的风火山科研基地,为青藏铁路上马提供了数千万科研数据,填补了我国冻土科研事业的空白。周怀珍、王占吉、张鲁新……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永远载入了我国冻土科研事业的史册,他们含冰卧雪、战天斗地,向世界展现了中铁科研人薪火相传的“风火山精神”。
第三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央企新闻网承办。本次活动以“全面小康 央企担当”为主题,旨在生动展现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的优秀故事。活动共征集到70余家中央企业推荐报送的图文及视频作品1600余件,网络点赞数达1560多万。经过专家初评、复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0件,二等奖50件,三等奖80件,优秀奖120件,优秀组织奖10个。中国中铁报送的作品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