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至22日,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展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进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该大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首次具有“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特点的顶级学术盛会。大会邀请44位著名国际岩石力学专家作大会和分会场学术报告,设立4个国际分会场,28个国内分会场,举办了789个学术报告和8场技术培训。参会代表4000余人,规模空前。
由挂靠在西北院的甘肃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陕西省、新疆自治区两个地方学会,共同主办了主题为“西部特殊岩土力学与工程新进展”的大会第十分会场,会议开展了冻土、黄土、盐渍土、沙漠土力学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以及西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理论为议题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西北院郑静总经理带队,总工程师熊治文、副总工程师廖小平等23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公司代表共作主旨报告3篇,特邀报告1篇,专题报告7篇。
在第十分会场中,郑静、廖小平分别作了题为“灾后边坡快速治理新结构研究”、“滑坡防治与监测预警技术”的主旨报告,熊治文作了题为“石灰桩预融多年冻土地基试验研究”的特邀报告,薛春晓、张小兵等参会代表分别作了题为“道路风吹雪防治技术研究实践”、“断桩法在高层建筑纠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7篇专题报告。
同时,西北院协办了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分会场“丝绸之路古遗址劣化与保护研究”,西北院副总经理王逢睿作了题为“从岩体加固到石窟保护--石窟岩体病害治理技术的精细化探索”的主旨报告。
此次大会为广大参会代表营造了百花齐放、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搭建了平等、自由、和谐、合作的技术交流和展示平台,西北院各位参会代表所作报告集中展示了西北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服务“一带一路”号召,在西部特殊岩土、西部地质灾害防治及文物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展示了西北院科技人才精神风貌和技术实力,为西北院取得良好的宣传和展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