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晓,男,汉族,200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土地规划与管理专业本科,2012年取得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现任甘肃省科技专家、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会理事、《铁道标准设计》杂志编委。
工作17年,一直从事铁路沿线生态修复、风沙防治及地质灾害防治等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青藏铁路、兰新高铁、郑西客运专线、川藏铁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高速公路等道路建设的科技攻关工作。坚持开展寒旱区工程创面生态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严寒、干旱、植物生长期短等恶劣自然条件,优选确定了适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的生态修复物种组合及植生基质配方,提出将曲型植被纤维毯、植生袋、植生带等植生培育装置应用于高寒区的人工生态修复工程,研究成果在青藏铁路沿线环境保护、风沙灾害防治、路基生态防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负责铁路风沙防治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研究,综合运用现场风沙观测、风洞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研究了铁路沿线风沙流活动特征,评价了西北地区铁路既有防沙措施的效果,研发出适应性强的箱体式活动沙障、拼装式立体挡沙栅栏、旋转式机械沙障多种新型风沙灾害防治措施,提出铁路沿线河道风沙灾害、退化草场风沙灾害和湖岸风沙灾害3种防治模式,为荒漠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持。
主持完成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股份公司课题10余项。共取得5项发明专利。参编国家标准《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参编铁路行业标准《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主持编写青海省地方标准《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施工规范》、《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养护规范》和《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验收规范》。发表了包括EI和SCI论文在内的论文10余篇。
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二等奖2项、中施企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