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平,男,汉族,1989年7月毕业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铁道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中国科技咨询中心滑坡防治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学位中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铁路局铁道工程建设评标专家,中国地质灾害学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大学兼职教授,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公路交通科技》编审专家。
长期从事边坡工程理论研究与滑坡灾害防治实践,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先后研究提出了全平衡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坡面逐级加荷大容重模型试验方法、高速滑坡块体运动的分析计算方法、高速滑坡发生机理“四段式”的新观点等;特别是,首次提出了滑坡变形功率预报理论和方法,成功预报了黄茨大型滑坡,滑坡预报成功率国际领先;2000年以来,主要承担高速公路高边坡与滑坡病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共治理滑坡病害100多处,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设计500多处,边坡工程咨询1000多处。2005年至2009年,研究提出了福建山区边坡工程建造成套技术;2010年主持完成了两个超大型滑坡灾害的治理工程勘察设计,其中,箭丰尾巨型滑坡灾害变形破坏体积600多万方,古老滑坡总体积1000多万方,对如此大规模地质灾害实施工程治理并取得成功,在国内外均较为罕见。当前,原创提出基于光纤故障定位技术的边坡安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突破了以往监测手段只能对重点边坡布控的局限,特别适用于对大量边坡进行全面安全管控,是边坡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创新和突破。
主编专著3部:《路堑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高速公路边坡养护管理与实践》和《高速公路边坡建设管理与实践》;参编部委手册2部:《铁路工务技术手册--路基》和《公路路基设计手册》;参编国标规范1部:《公路滑坡设计细则》;发表论文60余篇。
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1997年获第三届詹天佑人才奖;2003年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成功预报特别奖。获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