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容,男,1936年6月出生,汉族,四川省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专业。历任中铁西北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副研究员、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冰川冻土学会理事、甘肃省铁道学会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96年退休。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冻土热物理试验方法、多年冻土区人为上限变化规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天然上限和人为上限预测预报、多年冻土区厚层地下冰铁路路基修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冻土研究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
参与和编写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勘测设计细则》及附件,这是我国第一部多年冻土地区筑路规范性文件,获得“国家科技大会奖”;1992年与兰州铁路局合作负责完成了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路基防蚀技术的研究,获得了“铁道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该项目解决和整治了盐湖铁路路基因遇特大洪水溶蚀造成路基大量下沉的病害,其处理方法在国内尚无先例,整治效果显著,经整治后路基稳定,恢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对预防今后洪水再次浸袭盐路基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措施;1985年8月应邀参加了在日本扎幌市举办的国际第四届冻土会议;1992年由铁道部组织赴俄罗斯贝阿干线考查,任代表团团长。
撰写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冻土路基边坡及斜坡稳定性计算》收录于《第四届国际土冻结会议论文集》第2卷;《多年冻土沼泽地区铁路路基热融沉陷问题》收录于《第六届国际冻土会议论文集》第2卷;《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路基灌浆加固处理》1994年发表于《路基工程》;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