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专区设为首页首页企业概况新闻中心主营业务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党群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子(分)公司介绍

文物保护与特殊工程加固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10阅读次数:4710返回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物保护与特种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铁文保),主要致力于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和石刻、古墓葬的保护加固以及古(塔、桥、寺)建筑、近现代建筑的结构补强、纠偏、平移与环境整治(山体滑坡、泥石流、崖体崩坍、地基沉陷等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是集咨询、勘察、设计、监测、检测、施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中心。

通过近三十年的丰硕积淀,中铁文保已在国家文物保护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并积累了一系列“独家数据”,在文保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研究并实现了对古塔建筑的精确可控纠偏;首次将复合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于石窟岩体保护加固;创造了国内楼层最多(31层)和高度最高(102米)的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纪录;首批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勘察设计甲级与施工一级资质,是中铁系统内唯一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双甲”资质的单位。

我们先后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关城、乐山大佛等43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承担了以北京戒台寺、太原天龙山石窟、泸州玉蟾山等为代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攻克了以“都江堰奎光塔纠偏修复工程”、“玉树格萨尔宾馆地震遗址保护加固”等一批地震灾损建筑保护加固的技术难题;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完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的保护工作,被写进中乌两国领导人联合声明。目前,我院在岩土文物建筑与遗址保护、石窟寺和石刻保护、古墓葬维修加固、古建筑与近现代优秀建筑的结构补强加固、纠偏、平移等多个类别的工程项目中均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多个技术层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我院针对该领域的特殊性,在承揽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中铁文保已经建立了“三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包括“中铁科研院岩土文物保护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岩土文物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文物局石窟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其中,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全国第二家依托科技型企业建设运行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文物保护行业最高层次、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我们拥有设备先进的试验基地和试验设备;以项目为载体,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申报技术专利40余项;组织编写的《中国石窟岩体病害治理技术》、《古塔纠倾加固技术》及《建筑物纠倾工程设计与施工》得到业界同仁赞誉。

北京戒台寺抢险工程获2005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及文物保护规划”;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项目先后获得“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首届(2013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殊荣;广西兴安灵渠渗水治理及环境整治工程荣获“甘肃省2015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成功申报并完成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石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荣获国家文物“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一等奖;2018年,嘉峪关关城(不含罗城)墙体保护及防渗排水系统工程勘察设计荣获中国中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019年,皎平渡渡口及山洞遗址保护与模拟展示工程项目部荣获中国中铁“红旗项目部”。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在国家文物保护领域已树立了良好的“中铁文保”品牌形象,将持续为祖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欢迎访问中铁西北科学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CopyRight(C)2020. All Right Reserved.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邮箱:ztxby01@crecg.com   邮政编码:730000  电话:0931-4934554
通信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民主东路365号
备案号:陇ICP备11000163号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1381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me-here